今年,老工业基地黑龙江省传来喜讯:1—8月份,黑龙江省的国民生产总值(GDP)增长8.5%,22年来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主要得益于国有企业的大发展,今年前8个月实现工业利润总额380.9亿元,居全国首位,其中国有企业实现利润376.7亿元,占98.9%。
黑龙江省国有企业比重较高,1997年底,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共526户,亏损316户,其资产负债率高达96.4%,有142户企业已经资不抵债。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实现中央提出的国有企业三年脱困的目标,是一大难题。
黑龙江省委、省政府把实现国有大中型企业改革与脱困作为全省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省委书记、省长亲自担任领导小组组长。今年初以来,省委、省政府派出由厅、局长带队的5个工作组深入到22户重点企业进行指导服务,下发了对66户重点企业进行保护的实施意见。
在为国有企业营造良好环境的同时,黑龙江省还积极争取国家宏观政策支持。一是做好国债技改专向工作。二是认真落实企业债转股项目,今年上半年已有21户企业与有关资产管理公司签署了债转股协议,金额123.2亿元,预计本年度债转股企业降低财务费用可达5亿元以上。三是努力做好企业兼并破产工作。
宏观环境的宽松促进了国有企业的体制改革。截至今年8月底,全省重点国有大中型企业已有76户完成了公司制改造,占三年改制计划的93.8%,今年计划再改造12户,确保超额完成三年改制规划。对于中小企业,实行产权制度改革,坚持放小与扶小相结合,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构筑了适应市场需要的国有资产管理和运营体系,加快了国有企业的发展。
作为国家重要的能源、原材料和中型装备生产基地,多年来由于缺乏系统的技术改造,黑龙江省的传统支柱产业已逐渐衰退,新的支柱产业尚未形成,国有大中型企业缺乏生机与活力。党的十五大后,黑龙江省突出重点,确定了以发展壮大石油化工、机械、食品三大支柱产业,培植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型材料三个新的经济增长点。今年的目标是组建亚麻、乳品、矿泉水、啤酒四大企业集团,发展哈药集团。今年1—8月份,医药、化学纤维制造、石油加工及炼焦业、橡胶制品业、化学原料及化学制品制造业和交通运输制造业七个行业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84.6亿元,同比增长37%,拉动全省工业生产增长12个百分点。从重点企业看,哈药集团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83.8亿元;哈飞集团28.1亿元;大庆石化总厂完成95.8亿元……重点行业、企业的高速发展,带动了整个黑龙江国有企业的发展。
面对全省332户亏损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黑龙江省坚定扎实地打好攻坚战,对煤炭,纺织,军工等危困行业实行重点突破。通过破产淘汰、兼并销号、减员增效、转制拍卖等措施,加快扭亏步伐。截至今年7月末,全省已有199户企业扭亏脱困,脱困面为59.9%。
据不完全统计,1—8月份,黑龙江省国有工业亏损额为26.1亿元,同比减亏18.2%;全省工业亏损面为44.2%,同比下降1.8个百分点。煤炭、纺织、军工等行业生产经营形势明显好转,其中煤炭行业实现亏损4.95亿元,同比减亏1.31元,下降20.95%。预计到今年年末全省国有大中型企业亏损户数将减少到160户左右,亏损面降到30%左右,亏损额降至30亿元以内,超额完成三年脱困目标。